光整机辊面的粗糙度和下工作辊的位置是如何控制的?
在光整机由停止状态转入工作状态的过程中,下工作辊必须在压上油缸的作用下向上推动,以使工作辊与镀锌板接触,施加压力、从而
发挥光整的作用。这时下下作辊的位置以及水平度都很重要。如果控制不好,就可能使工作辊与镀锌板猛然接触,或某、侧与渡锌板猛然接触,
造成断带事故,,只有下工作锟缓缓地、均匀地上升,才能保证轧制力的稳定增加和两例的大小一致。
下工作辊的位置是靠控制压上油缸活塞的位置来实现的。在压上油缸活塞中心有一个小孔,其下端安装了一个小的磁性环,在油缸底部安
装有一只固定的磁感应尺,两者组成了位置传感器,当磁性环随活塞上下移动时,磁感应尺内的信号发生变化,这样就能准确地测量出活塞和工作
辊的实际位置。当我们所需的工作辊高度数据设定到位置控制器内后,位置传感器将实际位置信号反馈给伺服阀控制器,形成闭环控制,通过控制
伺服阀的供油量,就可以谁确地控制工作辊的位置。当其位置低于设定的数值时,控制器命令伺服阀供油,压上油缸活塞及工作辊上升,直到没定
的位置才停止,并保持在这个位置。这种控制模式一般用于光整机投入使用和水平度调整时。
调整光整机辊面的粗糙度:镀锌板表面的粗糙度主要影响到涂层的附着力等性能,对于不同用途的产品,对粗糙度的要求不同。汽车外壳
用的镀锌板要求表面有较高的粗糙度,一般要求达到1.5UM,作为彩涂板,家电板的产品要求较低的粗糙度,一般要求达到0.5UM。
在光整机稳定运行时,镀锌板表面粗糙度要取决于光整作辊的粗糙度,一般能达到作辊表面粗造度的60%左右。在新作辊投入使用以后,
随着时间的延长,辊面粗糙度会因磨损而降低,因而在安排生产时可以将粗糙度求较高的先生产,当磨损到一定程度时再生产粗糙度要求较低一些
的工作辊表面合适的粗糙度一般通过喷砂、腐蚀、电刻等方法获得。